作品声明:内容取材于网络
在阅读文章前,辛苦您点下“关注”,方便讨论和分享。作者定会不负众望,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。文I韩错编辑I韩错前言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,中国作为发起国跻身五常,这事看着风光,其实当年差点黄了——苏联拼死反对,美国硬把国民政府“扶”进去。
联合国
那么,为什么美苏态度差这么多?
这里面全是算计先说说联合国的由来,1943年11月开罗会议上,罗斯福最先提出“四警察制度”,想让中、英、美、苏掌舵,后来又加了戴高乐的自由法国,才成了现在的五常。
展开剩余76%可方案一出来,苏联外长就炸了:“有美英苏三巨头够了,加中国干啥?” 这话听着针对中国,其实是算准了当时的国民政府“没实力”,你把联合国想成个俱乐部,五常是能定规矩的“话事人”,其他国家顶多算“打工仔”,而“入场资格”看的就是势力范围。
莫洛托夫
英国有330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,美国能说了算美洲,苏联管着东欧和中亚,法国哪怕二战投降,手里还有西非殖民地——这些地方别人想办事,都得看他们脸色。
可国民政府呢?国内都没理顺,传统朝贡国也早没了影响力,别说在亚洲说话,连自己家门都看不住,苏联自然觉得“多它一个不多,少它一个不少”。
但罗斯福不这么想,当时要是没中国,联合国就剩美英苏三票,美国未必占优,别以为英美穿一条裤子,那会儿英国还是“日不落帝国”,不想跟在美国后面当小弟,反而常跟苏联暗地通气。
罗斯福
美国单独一票,万一英苏联手,自己就被动了,拉上国民政府就不一样了——国民政府离了美国援助活不了,等于美国多了个“铁票仓”,四票里稳拿两票,这才是罗斯福的真实算盘,苏联当然看穿了这招,两边吵到最后,英国和苏联干脆把法国拉进来制衡。
法国跟英国一样是老牌殖民国,都怕被美苏“肢解”,肯定会抱团,这样美中对英苏,形成二比二的平衡,苏联的一票反而更关键。
可谁也没料到,短短4年,国民政府就退守台湾,美国彻底尴尬了——台湾没资格占五常席位,新中国又大概率站苏联那边,所以杜鲁门死活不承认新中国,哪怕朝鲜战争见识了中国实力,也硬扛着不让中国回联合国。
直到越南战争,美国被拖进泥潭才醒过来,1969年尼克松上台想撤军,说了句大实话:“没有中国这7亿人口的国家,建不成稳定的国际秩序。”他终于明白,在东亚办事,没中国点头根本行不通。
1971年尼克松访华前,美国没再阻挠,中国才真正恢复五常席位,这可不是靠谁“施舍”,是靠实力让美国认了账,现在看五常的运作,其实逻辑特简单:谁有实力,谁的“一票否决权”就管用。
过去中国实力弱,只能常投弃权票,近10年强势崛起,针对叙利亚问题频繁用否决权,就是因为有能力“搅黄”不合理的决议,反观有些国家,空有席位却没实力,否决权也没人当回事。
来源网络
说到底,联合国五常从来不是“慈善席位”,而是大国实力的镜子。中国能坐稳这个位置,靠的不是当年美国的“扶持”,而是后来靠自己打出来的底气。
从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,从搞出自己的工业体系到如今的国际影响力,每一步都在证明:只有国家强了,在国际舞台上才有真正的话语权。
发布于:广东省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