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豆和高粱还没从议程中移除,稀土问题又上了新台面,看来美国的策略真是越来越不靠谱了!曾经是限制稀土的出口,如今又开始管控稀土技术的出口,变化不小。
10月9日,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公告,宣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。根据商务部第62号公告,涉及稀土从开采、冶炼到磁性材料制造的技术和数据,都将被禁止出口。即便是与生产线维护和升级相关的技术,也都纳入了管控范围。不过,基础科研和公共领域的技术则不在此限制之内。
这次管制的核心,显然是中国要牢牢把握稀土技术的主动权。公告还明确指出,未经许可,中国公民不得为境外提供任何涉及稀土的实质性帮助和支持。如果违反相关规定,将受到相应处罚。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在某些“聪明的操作”下将技术外流。比如美国海军的下一代F/A-XX舰载机项目已经确定了生产商,某些人可能会趁机把稀土资源提供给美国供应商,以加速其生产进程。
展开剩余72%公告中其实涉及了两个重要部分,其中第61号公告的内容尤为关键。该公告规定,14纳米以下的逻辑芯片、256层以上的存储芯片,以及与AI相关的芯片生产都需要使用到稀土,而这些生产设备必须逐一审批。这一政策的实施,可能直接影响到三星的芯片产能,甚至影响到OpenAI这样的公司,因为据说OpenAI几乎买光了三星的高速存储芯片。如果这一限制生效,不管是显卡还是服务器,可能都无法顺利生产。
此外,结合特朗普近日在10月6日记者会上的发言来看,他表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遥遥领先,但其电网已经老化不堪。这时,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,可能会“顺手”瘫痪美国的电力系统,让美国在这方面更加雪上加霜。
稀土的开采和冶炼技术,尤其是冶炼、分离和提纯技术,一直是中国的强项,这些技术绝对不能轻易外泄。可以预见的是,这次的管制措施更加细化和严格。过去的稀土矿产和产品管制,已经逐步升级为稀土加工技术管制,彻底把稀土产业链的控制力牢牢握在了手中。
美国曾以为,如果无法直接购买稀土,就可以买设备自己提炼,成本上稍微增加一点没关系。但现在,不仅设备、技术和服务都被管制了,甚至有钱也买不到。这使得美国的战略计划受到了极大阻碍。
此前,很多外媒一直在吹嘘美国拥有世界领先的稀土技术,只是“不屑于生产”,认为需要时随时能够建立生产线。现在,这些“吹牛”的技术就成了一个难题——出口管制一来,他们之前吹得天花乱坠的技术,现在怎么办?
这次公告比以往更加细致,管理上更加便捷,也让美国的处境更加艰难。可以说,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国际制裁能力已经逐步显现。任何与美国军工产业关系过于紧密的国家和企业,都可能成为中国制裁的对象。而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,企业和国家都会更加谨慎,尽量避免与美国军工产业发生过多接触。
有一个简单的理解:军工产业虽然非常重要,但它的整体占比极小。如果一个大国只为了军工生产线单独建设一条稀土生产线,那么稀土的成本将会非常高昂,因为这些稀土资源仅仅供军工使用,这样一来,成本自然水涨船高。
因此,稀土的不可替代性,背后依托的正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、庞大的生产能力和广阔的市场。美国现在试图通过多渠道购买和储备稀土,但他们的执行力依然有限,面临的挑战依旧巨大。
换句话说,就算美国现在能够购买到稀土,它也没什么用。过去10年里,几乎所有的美国新项目都面临着巨大的成本超支和被叫停的局面。真正的敌人并不在太平洋对面,而是在美国的白宫和国会里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